滚动 >

【世界报资讯】2023化工品:重心抬升 强弱有别

时间:2023-01-30 17:09:23       来源:国投安信期货

2022年,海外疫情管控率先放开,又遭遇俄乌冲突,供需矛盾凸显,能源价格一度暴涨,化工品受到油价上涨的推动走高;与此同时,新冠感染的几轮冲击下,国内消费低迷不振,国内制造业出口增速放缓。经历了强成本与弱需求的挤压,国内化工品多陷入低估值、低开工的困境。2022年底,国内新冠感染管控措施调整,外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导向,市场对新年度的预期明显好转,化工品整体翘尾收官,但估值依旧普遍偏低。2023年,经济向好预期,消费回升或将为化工品带来持续回升的动力,整体重心抬升;而产能投放与消费节奏存不确定性,品种间也将呈现强弱有别的分化。

【重心抬升】


【资料图】

一、油价稳中有升,化工获得支撑

2022年上半年在海外消费复苏的背景下,Brent原油价格从80美元/桶附近飙升至120美元/桶以上,下游化工品被动跟涨;下半年油价转跌,国内化工品也同步走弱。2023年,原油市场逻辑围绕供需展开,预计供应增速放缓,而需求呈现分化。发达国家在经过2022年的快速恢复后,新年度的需求面临衰退风险,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消费的增长将成为支撑油价的核心。

欧盟针对俄罗斯成品油出口制裁令将在2月5日生效。俄罗斯2022年原油产量为1070万桶/日,12月原油出口量为486万桶/日, 成品油和炼油制品的出口量达到275万桶/日。地缘冲突不断,若制裁生效,悲观情形下2023年俄罗斯原油产量有下滑170万桶/日-200万桶/日的风险,原油供给端依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IEA月报预计2023年全球原油供应增长预期放缓至100万桶/日,显著低于2022年的470万桶/日。此外,OPEC秘书长重申OPEC+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持石油市场的稳定。

根据OPEC 1月17日最新公布的《石油市场月度报告》显示, 随着疫情管制放松以及稳经济和保增长政策持续发力,预计2023年中国将提高石油进口配额,原油日均需求将增加51万桶,同比增长3.83%。海关数据显示,12月国内进口原油4807万吨,环比增加133万吨,增幅2.85%;12月我国原油加工量为5988万吨,同比增长2.5%。从全球来看,2022年原油日均需求量为9955万桶。2023年虽然美国和欧洲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原油需求增幅有所下降,但是来自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的原油需求量可以弥补发达国家的需求萎缩量,预计2023年原油日均需求量将增加222万桶至10177万桶,增幅为2.2%。国内新冠感染后的消费恢复将有望成为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的核心力量。

综合来看,2023年全球原油及成品油结转库存偏低,供应端有OPEC托底和俄罗斯制裁的不确定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需求增量对冲了欧美需求的下滑,预计原油价格重心随着北半球成品油需求季节性转好而逐步抬升,对国内油化工起到成本支撑的作用,重心逐步抬升。

二、经济内强外弱,化工消费回升

后疫情时代,国内投资与消费都将显著好转,海外需求有下滑风险。国内需求逐步复苏,进口走强,出口高位回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和线下消费场景加快拓展,消费市场有望逐步恢复。2022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新年度中国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增速达到正常水平。高盛将中国2023年GDP增速预期从5.2%上调至5.5%。

美国12月CPI同比6.5%,核心CPI同比5.7%,环比11月-0.1%,环比数据为2020年以来首度转负。通胀拐点显现,美联储加息路径预计放缓,预计美联储将在2月、3月和5月会议上分别加息25个BP,其中2月加息25个BP的概率为93%。美国通胀拐头提示海外衰退的风险在上升;虽然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已经放缓,但美联储的基准借款利率维持在高位,全球经济状况依旧不乐观。

在内强外弱的预期下,内需定价的化工品及建材相关的品种表现将强于外盘定价的能化商品,国内化工品的估值有望获得修复。

【强弱有别】

一、油化工投产大年,多数品种承压

2023年依旧是国内石油下游化工品的投产大年,其中苯乙烯、PTA、乙二醇和聚丙烯等品种的新年度产能增速预期将达到20%以上,纯碱的产能增速预计在近20%的高位,而塑料、PVC、甲醇等化工品的产能增速将在5%附近的相对低位。因此,从产能增长的角度看,高增速的化工品将面临投产压力,价格将随着新产能的投放而承压,其中纯苯-苯乙烯、PTA和乙二醇等在2022年底和2023年上半年有新产能集中释放,因此价格将持续承压,表现在产品的利润将长期维持偏低水平。PTA因前期停车老装置在1月份集中重启,叠加春节期间下游需求萎缩,加工差从2022年底的500元/吨附近的中等偏好水平降至300元/吨一线的低位;投产压力较大的PP与PTA类似,1月份之后加工利润承压下行。

二、投产节奏变化,品种强弱分化

苯乙烯由于新投装置略有延迟,现货加工利润有所回升,基差也有所走强。乙二醇则由于5月份之后有几套大装置转产EOPESM或者EVA等产品,供需预期从一季度的严重过剩向二季度的供需紧平衡转换,因此交易估值修复的逻辑,期货价格表现坚挺。可见在长期低利润预期下,由于装置投产或者转产导致供应节奏发生变化,给出部分化工品估值修复的驱动。新年度,对投产压力较大的品种持低利润预期,但也要密切关注装置的投产进度变化。

三、煤化工盈利改善,产能利用率提升

2022年煤价持续偏强,尤其是化工煤走势坚挺,导致国内外采原料企业被迫减产停产,在甲醇、乙二醇上都有体现,主要发生在下半年。但煤企配套的装置运行相对稳定,主要是煤炭丰厚的利润让企业对下游化工装置的亏损容忍度增加。2023年随着澳煤的进口恢复,国内化工煤价格重心或有回落,叠加终端消费好转带来的化工品估值的回升,预期煤化工企业的盈利状况会有改善,煤化工装置的产能利用率也将有所提升。甲醇在上半年可能因伊朗装置检修导致库存维持在低位,叠加传统和新兴MTO需求恢复的预期,价格上涨的逻辑已经形成。二季度之后,库存可能逐渐回升,至下半年旺季再度转为去库,因此甲醇全年可能会呈现中间弱两头强的走势。

煤化工中的另一大期货品种是尿素,其消费以农业为主,2023年供需格局偏宽松,但收储政策难以预估,尤其是上半年的夏管肥政策。如果夏管肥临时储备和淡储时间重叠,且遭遇上半年3-4月用肥旺季,则尿素可能利好集中显现。下半年随着供应增长及需求的转弱,价格可能转为疲软。

【总结与展望】

在内强外弱的大背景下,化工品估值整体有修复的预期,但品种间的分化依旧存在,尤其是供需差异明显可能带来跨品种套利的机会。产能规划处于低位的PE、PVC和甲醇等,如果消费能够如预期修复,价格表现会相对坚挺;其中重点关注PVC.由于PVC在2022年大幅下跌,估值已经偏低,2023年房地产刺激政策如果能令房地产市场回暖,对PVC会有直接的利好。另外,PE的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年底,因此年内国内供应压力增长不明显,但海外低价货源的冲击依旧是难以避免的,尤其在人民币汇率从大幅贬值转为升值后,更有利于进口贸易。因此在三种聚烯烃中,PP倾向于偏空思路,PVC和PE则偏多为主,可择机进行跨品种套利操作,另外从MTO的上下游看,多甲醇空PP的机会也值得关注。

(文章来源:国投安信期货)

关键词:

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