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金融制裁的发展与特?
经济制裁是指一国在进行贸易、投资或其他经济活动时,对另一国施加限制。经济制裁具有强权政治色彩,通常由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向经济较脆弱的国家发起,具体措施包括贸易制裁、投资制裁、援助制裁、海外资产冻结等。根据全球制裁数据库(GSDB)的数据,美国是过去70年里最主要的制裁发起国,1950年至2019年间,全球有超过35%的制裁由美国发起。
冷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制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进行制裁;另一类制裁是无明确指向性的,也针对自身盟友,目的是为了达成特定的外交、政治和经济诉求。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自由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各国都开始将注意力放在经济发展上。随着经济因素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美国在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制裁次数也不断上升。当今,美国的经济金融制裁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虽然制裁频率上升,但是制裁对象数量有所减少。更精确的制裁目标,意味着可能将矛盾主体从原本的整个国家具化为对个人或者组织的制裁。二是经济制裁的手段更加多元,由从前以贸易制裁为主,到如今的金融、贸易制裁并用。三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美国已经拥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制裁法律体系和运作机制。这使得美国在进行经济制裁时有具体的、可以依据的决议与法案,哪怕这些法案可能是针对特定国家制定的。
美国通过采取一系列经济制裁,向对象国施加多重压力,同时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但是这种凌驾于国际法之上的行为也遭受了国际社会的谴责。
经济制裁对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元的货币地位不再受与黄金强制绑定的支持,而是依靠自身信誉支撑。因此,美国经济金融制裁导致的信誉风险也危及到了美元的货币地位。
俄乌冲突后,美国及其盟国以迅速而严厉的经济制裁进行了回应。首先,美国财政部对俄罗斯四大银行实行了全面封锁制裁,冻结了这些机构中与美国金融系统有关的全部资产,同时限制了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通过美国金融基础设施从事跨境活动的能力,将俄罗斯政府从全球金融体系中切断。
其次,七国集团对俄罗斯央行进行联合制裁。美国人被禁止参与任何涉及俄罗斯央行、俄罗斯联邦国家财富基金和俄罗斯联邦财政部的交易,欧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士也都采取了类似禁令。这些禁令直接冻结了俄罗斯中央银行6430亿美元资产中的近半数资产,削弱了俄罗斯政府利用其外汇储备维持卢比稳定的能力。在美国的鼓动下,欧盟也采取行动,将俄罗斯七家主要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之外。对俄罗斯的一系列经济金融制裁,在将俄逼入债务违约边缘的同时,打破了国家主权平等和产权保护原则,也对美国金融市场的信誉造成损伤,未来更多国家可能会考虑将储备货币进行多元化配置。
储备货币在国际被用于计价和支付结算,各国央行之所以广泛应用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是因为美元强大的稳定性和流通性。但是当美元一再被美国政府用做“武器”因而丧失了其稳定性时,各国政府就会考虑降低储备货币中的美元比例。IMF报告指出,近几年,全球央行都在缓慢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随着新兴市场央行多元化发展储备货币进程加快,美元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将继续下降。
俄罗斯作为美国的重点制裁对象,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储备货币的“去美元化”。俄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俄罗斯央行已经将美元储备削减至全部储备规模的16%,远低于四年前的40%左右。此外,截至2021年年底,俄罗斯仅持有39亿美元美国政府债券,远低于2010年的1760亿美元,如今美债持有规模仅相当于2010年时的2.2%。
除了降低美元在储备货币中的占比,许多国家也考虑在国际交易结算、支付手段中进行“去美元化”。俄罗斯、伊朗等部分石油生产国正在积极探讨使用其他国家货币,或者一揽子货币来进行石油计量,以此削弱美元在全球石油市场的主导地位。支付手段方面,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加密货币等新型货币的快速发展,也为国际支付提供了更加多样快捷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