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今年九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13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2025年怀柔区全国科普月科普荟(大集)主场活动在北京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开幕。9月至10月,除科普荟(大集)外,在怀科研院所、高校、科技企业(园区)、科普基地、区纲要办成员单位等60余家多元科普力量,将持续释放科普优质资源,传播科学知识,为市民群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
科普荟(大集)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本次活动采取“1个主场+五大板块+N个分会场”的方式进行。其中,“1”是科普荟(大集)主场活动。“五大板块”包括科学家精神追光前行、科技前沿共话新质、科普阅读启迪未来、科普阵地新奇打卡、科学文化进基层全民提素。“N”是围绕五大板块在多个分会场举办百余场主题科普活动。
(相关资料图)
“怀柔科学城为我们开展高质量科普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我们希望通过活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向往,推动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科普动能。”怀柔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天开幕的科普荟(大集)主场活动,涵盖国科天花板、科技前沿、科普阅读及文化市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业科普五个板块60余个展棚,以及科学圆桌派、科普报告、科学表演秀等7项特色科普活动和4个主题展。
科学圆桌派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在国科天花板板块,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10余家在怀科研院所的科学“大咖”惊艳亮相,带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的光学原理揭秘、“‘算’启乾坤,扇绘国风”科艺融合体验、“地心透视”“岩石奇遇记”“恐龙密码”主题游戏、激光加速肿瘤治疗装置等一连串精彩好玩、深入浅出的科技科普展示,让市民近距离触摸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结,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无限活力。
在科技前沿板块,展出大科学装置展示打卡、机器人、机器狗、磁悬浮+超导浮子双模型、光电关联成像系统、多模态智能检测仪、AI互动体验等展品,让市民亲身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同时展出怀柔区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作品,展示“后浪”力量的青春风采,展现科技创新源头活水的蓬勃生机。
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板块,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农场等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点及农业企业,带来土壤改良检测技术科普、水培蔬菜、太空育种、蛹虫草全产业链科普等内容,展现出科技为生命健康与农业发展带来的新可能。
大集特别为灾后重建重点帮扶村琉璃庙镇梁根村,搭建科普助力产业发展的展示平台,向市民介绍梁根村优质黑木耳的种植“密码”,为梁根村灾后重建增添一份力量。
在科普阅读及文化市集板块,中信书店、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墨上书店等带来丰富的科技科普书籍、文创产品及科普阅读互动活动。禧宝露文化中心、怀柔区藏书房等聚焦文化体验,推出浸烙葫芦技艺、非遗制香等特色项目,市民在动手实践中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行业科普板块,汇聚各单位各部门等行业科普力量,围绕科技+文化、防灾减灾、应急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热点领域,通过现场讲解、模拟演示、互动体验等形式开展实用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为公众健康与安全筑牢防护屏障。
除五大板块活动,当天还安排了科学圆桌派、“未来工程师”科普讲座等7项特色科普活动,以及“植物神秘的邻居”昆虫展、“这有龙·爬虫动物体验展”等4个主题展。
活动现场,怀柔区纲要办为怀柔科技馆联盟第三批成员单位颁发证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应急救护科普基地、国科科仪(北京)高端科学仪器技术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农场(北房基地)、怀柔喇叭沟门天文科普基地、这有龙·爬行动物体验馆7家单位加入怀柔区“科普大家庭”。截至目前,怀柔区共有66家怀柔科技馆联盟成员单位,面向社会开展高质量科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