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星期五),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证券报
蓄势加力 多地按下稳经济快进键
记者梳理发现,多地日前出台新一轮举措,提早布局,抢占先机,按下稳经济“快进键”,释放加力稳增长信号。专家预测,在消费场景修复、收入增长恢复以及促消费政策支持下,2023年消费将明显恢复。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与新建住房价格走势挂钩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发布《关于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的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券商乐观研判2023年A股 消费成高频词
整体来看,券商预判较为一致,A股2023年有望上行,但对于风格的判断则出现明显分歧。“消费”是出现在各大券商年度预测中的高频词。多家券商认为,消费将成为2023年拉动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泛消费行业可能成为重要的超额收益领域。
规模大比拼 “巨无霸”ETF份额激增
刚刚落幕的2022年,市场行情整体较为震荡,股票ETF规模之争十分激烈。随着宽基指数ETF被资金频繁“抄底”,市场上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巨无霸”ETF达到4只,规模最大的一只更是突破775亿元。此外,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规模迅猛增长,份额暴增365.49亿份。
上海证券报
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国资委定调央企2023年八大重点任务
2023年,国资央企将围绕八大重点内容开展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具体包括: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全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
新开局、稳投资、信心足 上市公司开年频签大单开工忙
记者梳理发现,中标项目中,既有金额在10亿元以上的传统基建类项目,由龙元建设、浙江交科、粤水电等中标,也有光伏、风能、环境治理类项目,由中国电建、永福股份、科林电气、金盘科技等斩获,还有震有科技、中富通、航天彩虹等披露签订上亿元销售订单。
南向资金连续扫货 基金瞄准港股战略性机会
Choice数据显示,港股通互联网ETF、恒生科技ETF、恒生科技指数ETF等多只港股ETF年初持续获得资金净申购。目前港股通标的中有113只个股的南向资金持股比例已经超过20%。在多位基金经理看来,2023年港股面临战略性机会。
密集调研 调仓换股 基金经理抢先布局全年投资“胜负手”
研报显示,1月的仓位和配置选择对公募全年最终排名的影响较大,预计基金经理开年将密集抢先布局“胜负手”。从最新持仓情况来看,中小市值公司成为重点加仓方向。在业内人士看来,2023年宏观经济有望企稳回升,当前A股估值具有较强吸引力,后续较为看好高端制造、消费、医药等具有长期成长性的领域。
证券时报
开新局 多地掀起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潮
据不完全统计,本周内全国共11省市举行了一季度重大项目的现场推进会或集中开工仪式。其中,仅1月3日,全国就有7个省市宣布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1785个,总投资额达到16249.69亿元。
证券时报:经济复苏信心增强是A股最强“助推器”
在经历了大幅震荡调整后,A股整体估值已经处于相对低位。从市盈率来看,2022年收官之时主要宽基指数PE估值水平均较低,上证指数、沪深300等估值多在历史10年的40%分位以下。小盘成长股的估值调整更充分,已处于历史低点。而经济复苏的信心增强成为A股起飞的最强“助推器”。
稳住二手房?深圳推广“带押过户”模式
市场人士认为,深圳去年的月均二手房交易量一直在2000套左右徘徊,创近十几年来的新低。现在,国家对于住房改善、换房需求扶持力度较大。深圳要稳定楼市,必须要将二手房市场稳住,重新恢复二手房占主导的交易局面。
硅料报价两个月跌幅近40% 机构判断硅片有望率先企稳
硅业分会认为,本周硅片环节库存已消化殆尽,同时硅片价格也基本触底,产业链价格跌势将从硅片环节开始逐步呈现企稳迹象。InfoLink指出,虽然硅片仍有下跌空间,但已逐渐收窄,182硅片也有望陆续止跌,下降动力减弱。
证券日报
稳投资开局良好:多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上市公司大额订单激增
2023年伊始,多部门释放扩投资、稳增长的积极信号。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纷纷报喜,集中发布项目中标公告。专家表示,上市公司中标公告增多,意味着项目密集启动,将拉动有效投资,促进就业,推动经济稳增长,也有助于上市公司自身高质量发展。
八大券商2023年十大预测有“共识”:资金面好转 A股港股迎修复反弹
2023年,资本市场将迎来哪些趋势性投资机会?对此,多家券商有“共识”,例如A股将重回上行周期,港股市场可能具备更大修复弹性,而市场上成长风格或将相对占优。此外,资金面有望好转,市场将逐步走出存量博弈、迎接增量入市。
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正式开启 多款罕见病药、新冠口服药成焦点
公开数据显示,此次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初审目录的药品共有343个品种,目录内原有品种145个,目录外新进品种198个,其中有19个罕见病药物进入今年的初审目录。据了解,此次进入谈判目录中的创新药物、罕见病治疗药物较往年有所增多。
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可期 互联网巨头入局加速商业化进程
在近日举行的广州车展上,多家车企宣布加速布局固态电池。东风汽车表示,目前正在研发的第二代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搭载,届时整车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长安深蓝也表示,开始加速半固态电池研发,目前已经进入工程化研发阶段,2025年将搭载整车应用。
人民日报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3年工作时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17省份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房地产工作 促消费、防风险成重点
截止到2023年1月5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27个省市已召开地方经济工作会议。据会议公开信息,江苏、河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陕西、江西、重庆、辽宁等17个省市围绕住房消费、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住房保障和房地产改革等方面,对2023年房地产工作进行部署。
国内高端医疗设备新突破:国产首个ECMO产品获批
为确保新冠重症患者治疗需要,1月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国家药监局经审查,应急批准深圳汉诺医疗ECMO(体外膜肺氧合)相关设备上市,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心肺功能衰竭、其他治疗方法难以控制并有可预见的病情持续恶化或死亡风险的成人患者。
第一财经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正式收官!各地亮出成绩单
始于2020年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正式收官。近段时间以来,北京、河北、湖南、贵州等地纷纷发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绩单。中国交建、国家能源集团等多家央企也在此前宣布完成了三年行动主体任务。站在新起点上,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蓄势待发。
“喝酒吃药”行情回归 相关主题基金大幅回血
经历一年净值跌跌不休后,“公募一哥”产品净值近期终于有所回血。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副总经理张坤管理的四只基金近三个月均录得正向收益。景顺长城刘彦春、易方达陈皓、兴全基金谢治宇、易方达萧楠、汇添富胡昕炜、银华基金焦巍等也各有产品近两个月收益率超过20%。上述明星基金经理业绩回暖的背后,是消费、地产、港股、生物医药等板块股价的迅速反弹。
经济参考报
2023年首单公募REITs发售 规模料迎爆发式增长
1月5日,备受瞩目的新年首单民企仓储物流公募REITs——嘉实京东仓储基础设施REIT正式发售。迈入2023年,市场对于公募REITs领域的快速增长充满信心。机构人士普遍预计,2023年公募REITs发行将更加常态化,资产类型将更为丰富,首发和扩募将共同推动市场加速扩容。
多家A股公司新年伊始抛出回购预案
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记者发稿,新年首周已有豪美新材、特瑞斯、福达股份、国电南瑞、工业富联、海信家电发布回购预案,回购目的各不相同,涉及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股权激励、市值管理等。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