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北京市域范围内的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公路桥梁等桥下空间纷繁复杂,如何得到有效利用?近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编制的《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简称《导则》)获市政府批准实施,将为北京市桥下空间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桥下空间提升改造示意图(央广网发,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供图)
未来,北京市桥下空间将建成公交场站、停车场、城市环卫设施、养护绿化场地、公共活动空间、体育运动专项场地以及多元融合的复合功能空间。
《导则》针对既有桥梁与新建桥梁两类桥下空间利用,从交通类型、桥梁形式、空间面积等方面细化分类。其中,按照空间形态,可分为立交桥、匝道桥、跨线桥、线性桥和其他等5类,按照空间面积,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四种。不同类别属性决定了后期功能的实现。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统筹衔接上位规划、地区发展、周边区域确立主导功能基础上,提出对具体桥下空间区域开展“一桥一策”的方案设计原则,引导通过加强部门协同、深化专业融合、提高需求调研的方式实现桥下空间的科学利用。
桥下休闲空间规划示意图(央广网发,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供图)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桥下区域还将充分考虑到灯光、涂装等方面的优化需求。《导则》在编制过程中汇集、分析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桥下空间实践案例,汲取先进、成功的设计经验,为设计者提供丰富的设计素材和思路,兼顾落地性与创新性。下一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将持续跟踪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案例和问题解决方案,不断总结经验,并适时更新《导则》,让北京的桥下空间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