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价公式
原油贸易可分为长期合约与现货市场。长约合同是原油贸易的主要方式,一般是签订年度合同,确定油种、数量、时间等条款。现货贸易则由买卖双方根据具体交易签订贸易合同。按照贸易条款又可分为离岸条款FOB(Free on Board),到岸条款CFR(Cost and Freight)、CIF(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DES(Delivered Ex Ship)等。
【资料图】
原油实货贸易基本计价公式为:原油价格=基准价格±升贴水。即以国际市场广为接受的某个基准价格为基础,根据品质、供需等具体情况确定一个升贴水,作为实货贸易价格。大部分原油升贴水波动在10美元/桶之内,因此基准价格是原油价格的主要组成。
基准价格
基准价格包括期货基准价格和实货基准价格两种主要类型。期货基准价格如ICE Brent、Nymex WTI、DME Oman、INE SC等。现货价格基准价格如Dated Brent、Dubai等。期货价格可以通过价差合约传递至现货价格,如Brent期货价格可以通过EFP价差合约转换至Brent远期,而Brent远期进一步通过CFD价差合约关联至Dated Brent.由于现货交易和场外价差互换合约价格并非公开透明,因此还需要报价机构如Platt、Argus等对成交进行评估,得出最终可作为基准价格的现货价格水平。
以地域划分,在北美生产或销往北美的原油多以WTI为基准价格;欧洲和西北非地区原油则主要以布伦特作为基准;中东产油国销往亚洲原油多以迪拜或阿曼原油为基准作价。例如沙特长约合同对亚洲原油出口基准价格是(Platts Dubai+ DME Oman)/2,对欧洲基准价格是布伦特原油期货加权平均价格(BWAVE),对美洲基准价格是阿格斯高硫原油指数ASCI。
升贴水
不同贸易方式的升贴水来源存在差异。例如中东主要产油国每月公布针对特定基准价格的官方价格OSP作为长期合约升贴水;现货升贴水则多在成交时由双方协商确定。油价升贴水影响因素众多,包括品质差别、加工收益、出口对象、计价周期等。通常轻质原油轻质组分出率更高,相对重质原油升水更高;低硫原油相对高硫原油升水更高。
例如,伊拉克最早出口原油是巴士拉轻质原油,2015年分离出巴士拉重质原油,2021年进一步拆分出巴士拉重质原油。巴士拉轻质、中质、重质原油平均API约为31.4、27.9、24.0;硫含量约为2.7%、3.0%、4.1%。品质差异导致升贴水调整幅度不同。巴轻/巴中/巴重的合同API为33/29/24;实际销售时,测定API每降低0.1,升贴水分别下调0.04/0.04/0.06美元/桶。
市场份额也是影响官价升贴水重要因素。产油国可能通过额外下调升贴水以获取更多份额。例如在2020年3月的OPEC+会议,沙特和俄罗斯未能就减产达成共识。沙特转而大幅增产开启价格战,将4月官价下调6美元/桶,同时产量迅速增加110万桶/日。而2022年地缘冲突导致欧洲局部原油供应短缺风险,沙特通过上调亚洲官价和下调欧洲官价,使资源相对更多分配至欧洲。
计价期
由于原油国际贸易周期较长,因此采购期、装船期、计价期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以我国为例,南北美洲、西北欧到中国油轮航行时间约为40-50天,因此最早4个月前就开始采购;中东、西非、地中海到中国约20-30天,可能在到港前2-3个月确定购买合同;亚太运距约7-10天,提前1-2个月交易即可。因此M月交易的原油,可能是M+2月装船和计价、M+3月到港和加工。
同样的基准价格,不同的计价期可能也会对最终价格产生较大影响。通常采用装船提单日为基础作为计价周期。如中东原油主要使用提单日所在月全月均价;北海原油采用提单日后五日均价;西非原油常为前后五天均价等。在实际贸易中,为了规避五日计价波动较大风险,可能会使用场外互换,将五日均价转为全月均价;即卖出5日计价合约,买入全月计价合约。
2015年中国开放民营炼厂原油进口和使用权后,部分民营炼厂采用更为灵活的点价形式,使计价期可能在提单日前后半年甚至一年内浮动。其原理也是通过期纸货工具建立保值仓位,从而将实货计价期进行转移。
(文章来源:中信期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