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
(资料图)
天文大潮如期而至
北海市主城区部分区域出现“水浸街”现象
但规模小、持续时间短
未对群众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清晨5时50分左右,记者在滨海路看到,外沙内港的海面已经处于较高潮位,不少小型木制渔船的甲板已经与海堤持平;在龙船海景餐厅附近,路面外的一根电线杆已经泡在海水中,海面距离最低处的路面只有约10厘米。
清晨5时50分,滨海路外沙内港水涨船高。方晓淦 摄
6时30分,随着潮水上涨,潮位逐渐接近最高值,此时龙船海景餐厅门口的直排口处已经倒灌进不少海水,路面也积起了水。走到龙船海景餐厅往东约300米的路段,一段长约30米的路面已有小规模积水,最深处能淹过脚面。但持续约20分钟后,积水便缓缓退去,上午7时许已基本退完,路面恢复正常。
高潮时的海面距离堤面还有一定高度。方晓淦 摄
汽车经过积水路面。方晓淦 摄
“门口这段路是整条滨海路地势最低的路段,去年大潮时,海水没过人行道,一直淹到店门口的台阶下,最高潮时,路面积水大概有半截小腿深。我今天凌晨4点起来干活,就看到外面海面有涨潮迹象了,到6点左右,海水就通过路边排水口缓缓倒灌进来。6点半的时候最高,可以淹过路牙。”在该路段经营一家海鲜批发店的林先生这样说道。
市排水处工作人员在查看直排口倒灌情况。方晓淦 摄
除了滨海路,高德三街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淹现象。
8日的天文大潮未对滨海路造成太大影响。方晓淦 摄
清晨6时许,记者在高德三街看到,随着高潮期到来,高德内港的海水开始从个别街面的排水口缓慢倒灌进路面,并逐渐漫进沿岸街巷,部分早起的群众发现该情况后,赶紧将停放在家门口和街边的电动车挪到地势较高处。6时30分左右,街面倒灌进来的积水达到最高峰,最深处可没过脚踝,部分居民出行只得绕路,或骑电动自行车从较浅积水处涉水通过。
清晨6时许,海水开始漫进高德三街的沿岸街巷。廖思宇 摄
清晨6时30分,漫进街巷的海水形成积水影响了居民出行。廖思宇 摄
清晨6时50分,高德内港水涨船高。廖思宇 摄
上午7时许,高德三街居民骑电动车蹚水而过。廖思宇 摄
据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中心观测预报室副主任黄子眉介绍,8日的涨潮情况与预报数据基本吻合,预报最高潮位约5.6米,当天实际最高潮位为5.56米。8日至9日天文大潮期间,我市受偏东气流影响,沿海地带出现不同程度增水,预计9日预报潮位也将达到此次天文大潮的最高值5.7米,但从目前情况看,最高潮位接近去年的5.74米。10日之后,我市将迎来东北风,届时增水减弱,高潮位将逐渐下降。
“去年年底,市排水处对排水拍门进行改造,将主城区5座老旧拍门改造为不锈钢智能闸门,并搭建北岸闸门智慧城管系统,具备晴天截污、雨天排涝的功能。此次天文大潮期,我们提前关闭闸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海水倒灌,将天文大潮对我市主城区的影响降至最低。”市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处工程师李其盛说,从当天巡查情况看,我市主城区虽然有个别区域出现“水浸街”现象,但整体情况较去年有所改善,且持续时间较短,未对群众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